|
以下是关于云南宁洱发现大规模珍稀植物桫椤群落的详细介绍:发现过程:日前,一名科普博主周保林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安乡石中村海拔15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外围意外发现了桫椤,后经当地林草部门工作人员鉴定和初步调查,确定这个群落的桫椤植株超过3000株。桫椤的特点与价值 生物学特征:桫椤,又称树蕨,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植株高1-3米,修长的茎秆支撑着叶片像撑开了一把巨伞。其不开花也不结果,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孢子生长在叶片背后,成熟后会掉落,并借助风力和水流进行传播。 科研价值:桫椤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也曾经是恐龙的食物,在地球上生存上亿年,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对于研究物种形成、植物起源和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生态价值:桫椤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许多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生存的环境,其生长状况也能反映出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群落分布特点:这个桫椤群落分布面积达200余亩,分布比较零散,分布密度较小,但分布范围比较广。高大的桫椤大多分布在山间沟谷的山腰上,沿着溪流分布的主要是一些尚且矮小的桫椤。保护措施:宁洱县林草部门将为这个桫椤群落划定保护范围,建立生态监测点,定期开展种群动态评估,完善保护方案,严防盗采盗伐行为,同时继续加大对桫椤分布区的常态化巡护工作,并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参与保护野生动植物,加强桫椤分布区内的水源保护,为桫椤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