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药监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改革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相关情况如下:创新药获批情况:43款创新药中包括化学药品24个,治疗用生物制品14个,中药5个,涵盖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三大类别,覆盖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罕见病等重大领域。其中,抗肿瘤药物获批数量最多,有18款,占比约40%。此外,信达玛仕度肽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为非肿瘤领域创新药发展增添亮点。从企业角度看,中国企业研发制造的有40款,跨国企业研发进口3款,国产创新药占据主导地位。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情况: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中,包括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心脏三尖瓣器械、血管内超声(IVUS)导管等技术集成度高、研发难度大的产品。本土医疗器械创新企业表现突出,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崭露头角,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向高端化迈进。上半年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的大幅增长,得益于相关政策支持。国家药监局在11个省级局开展优化药品补充申请改革试点,将需要核查检验的补充申请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短为60个工作日,还探索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重点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同时,出台了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10项举措,并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