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联合抗日的历史见证众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遗址和相关物件:苏北第一届参政会会址:位于海安城区中大街164号院内,原为佛庵大殿,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0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和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陈毅在此指导召开苏北临时参政会,成立了江苏境内第一个“小省制”民主政府——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现存五间平房,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位于海安市墩头镇千步村,是为纪念在曹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胡英、徐其华等抗日英烈而建。1940年10月10日,“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在曲塘成立,代号“联抗”。陵园内长眠着161位英烈,墓冢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陵园为全国抗日战争遗迹保护单位。黄桥战役旧址纪念地:包括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黄桥战役支前委员会旧址、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等多处遗址。其中,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位于古色古香的丁家花园,1940年秋,陈毅、粟裕等曾在这里住宿和办公,建立了江苏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设在原黄桥中学工字楼,陈毅、粟裕等在此研究作战方案,指挥了营溪反击、攻打姜堰等战斗。苏北抗大九分校旧址:位于启东海复镇,其前身为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1920年创办的“垦牧乡高等小学”。1942年,粟裕将军率领的新四军一师师部进驻海复,在该校创建了“苏北抗大九分校”,共举办5期,培训了3300名军政干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桥烧饼歌》:这首歌见证了黄桥战役时期军民团结抗日的历史。1940年黄桥战役期间,黄桥人民为支援新四军,想尽办法将烧饼送到阵地,《黄桥烧饼歌》由此诞生,它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对新四军的支持和拥护,是苏北联合抗日的一段生动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