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近两年半时间的汽车价格战近期有了逐渐冷却的迹象。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有17款车型降价,较去年同期的23款和2023年同期的17款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今年1—7月,降价新车数量为106款,相比2024年1—7月的147款明显减少,尤其是4月之后,降价车型数量大幅降低。乘联会分析认为,2025年乘用车行业促销与降价均回归理性,市场秩序明显改善。价格战缓和主要有以下原因:政策效果突出: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市场销量增长,内卷降价现象明显减弱,行业运行压力得以改善,6月的汽车行业利润率更是达到6.9%的高位。行业规范引导:车企高管、行业协会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主管单位多次呼吁、强调规范产业竞争秩序,不断“叫停”价格战。例如,5月3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赞同并支持相关倡议,将加大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此外,部分车企还出现了涨价行为。7月1日起,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宣布涨价1万元,宝马5系落地价回调3万元,极狐、深蓝、比亚迪等品牌也连夜宣布“此前报价方案全部作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