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节将至:一场全民参与的"氛围经济学"正在上演距离10月1日国庆中秋双节还有四天,全国范围内的"节前调一调"气氛已如秋意般日渐浓厚。这场持续升温的节日预热,不仅是国人对长假的热切期盼,更是政策引导、市场响应与科技赋能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现象。从宁夏1.4亿元消费券的精准投放,到电商平台4000万次的以旧换新搜索量;从港口95%的运力饱和到景区延长开放的贴心安排,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正在编织出一幅生动的节前众生相。## 政策红利:激活消费市场的"强心针"今年节前氛围的提前升温,离不开政策层面的精准发力。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推出的"两新"政策(新产品、新消费)在节前全面落地,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数据显示,仅春节期间全国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就同比增长166%、182%,其中电视机销售收入增幅更是高达227%。这一政策效应在此次双节前得到进一步延续和升级,各地政府纷纷推出颇具地方特色的促消费举措。宁夏的做法颇具代表性。该省统筹1.4亿元资金,以消费券、补贴等形式惠民,推出6大主题212项特色活动。银川市联动超5000家商户,发放各类消费券100余万张;石嘴山市针对手机、汽车等大宗商品推出消费激励政策,计划发放手机购新消费券2000个、汽车购新名额400个;吴忠市特别设置50万元早茶代金券,还推出1万张"景区门票+特色民宿"专属优惠套票。这种"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的模式,不仅降低了居民消费成本,更有效撬动了市场活力。政策设计的精细化程度显著提升。中卫市根据不同客群实施差异化优惠策略,宁夏、陕西等六省区游客线上预约沙坡头景区门票可立减40元,学生票则享受半价优惠;固原市面向外出务工人员及家属提供汽车、家电、手机等大宗消费专项补贴,体现了政策的温度。这些精准滴灌的政策措施,在节前就形成了强大的消费预期,为节日市场预热。## 市场响应:从供应链到消费端的全链条动员面对即将到来的消费高峰,市场主体早已提前布局,从供应链上游到消费终端,一场全链条的节前动员正在进行。物流领域的变化最为直观,参照春节期间的经验,节前囤货行为往往导致港口拥堵达到预警等级,宁波和深圳等港口的运力曾一度达到95%。虽然目前国庆中秋双节的物流数据尚未公布,但可以预见,各大港口和物流企业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project44等物流技术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显示,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准确的预计卸货时间和港口的集装箱状态配置警报,通知驾驶员和物流团队理想的提货时间。这种技术赋能使得物流效率显著提升,即便在高峰期也能保持相对顺畅的运转。长途公路运输方面,春节期间往返深圳盐田港的运价曾达到每个集装箱5500元人民币,仓储费用更是从平时的300元飙升至2000元人民币。为避免类似情况,今年不少企业提前优化库存,利用实时货运可视化技术监控多种模式的货运,最大限度减少了超额库存和短缺风险。消费终端的准备工作同样充分。银川市的阅彩城、金凤万达等商业综合体延长营业时间,点亮城市"夜经济";中卫市所有A级景区统一延长开放时间,并推出"门票+交通""门票+体验"等组合套票;各大电商平台则提前上线以旧换新专题页面,简化操作流程,统筹线上线下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这种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准备,使得节前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 消费新趋势:数码产品成"新年货",体验消费升温今年节前消费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手机等数码产品取代传统年货成为消费新宠。春节期间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销售量突破450万台,销售额占消费品以旧换新总销售额的45%,在参与以旧换新补贴的商品中,手机销售额占比近70%。这一趋势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得到进一步强化,主要电商平台消费品以旧换新搜索量已超过4000万次,订单量同比增长40%以上。消费模式的创新同样值得关注。"非遗+消费"成为新热点,春节期间美团平台"非遗"主题团购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倍,以中国美食文化体验为特色的黑珍珠餐厅年夜饭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20%。这一趋势在此次双节前继续延伸,吴忠市在利通区牛家坊民俗文化村设置非遗展位20个,固原市举办"优质食材厨王争霸赛"等美食活动,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机结合。体验式消费的热度持续攀升。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4天国内景区客流环比节前上涨超过3倍。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各地景区纷纷推出特色活动:石嘴山市结合贺兰山汽车摩托车越野赛配套发放专属消费券;吴忠市举办黄河奔浪音乐会、曲艺名家专场等文化演出;中卫市打造"青春漠漠搭・遇见中卫"系列活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这些丰富多样的体验式消费产品,极大地提升了节前市场的活跃度。## 社会氛围:科技赋能下的节日仪式感节前氛围的营造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方式,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节日仪式感更加浓厚且富有创意。无人机表演、灯光秀等现代科技元素成为各地节前预热的新选择,吴忠市就计划在双节期间开展无人机表演等10项重点活动。这种科技感十足的庆祝方式,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的关注,也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放大了节前氛围。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节前氛围传播的重要载体。虽然目前缺乏具体的国庆中秋双节社交媒体数据,但参考春节期间的情况,"China Travel"曾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掀起热潮,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可以预见,今年双节前,各大旅游目的地的宣传短视频、节日攻略等内容将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节日氛围。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增强了节日获得感。石嘴山市推行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35处停车场免费开放,并在热门景点周边增设临时停车位800个;吴忠市免费开放82处停车场,对市区15个机关单位500个专用停车位实行错时免费开放。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安排,虽然不是直接的消费刺激措施,却切实提升了公众的节日体验,为节前氛围增添了暖意。从政策引导到市场响应,从消费升级到科技赋能,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的节前预热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这场全民参与的"氛围经济学",不仅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更彰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假期的临近,这种氛围还将持续升温,最终在双节期间达到顶峰,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