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节返程高峰:多维保障织就顺畅出行网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8天长假进入尾声,全国范围内的返程高峰于10月5日正式启幕,并呈现出"双高峰、长周期"的特征。据高德交通大数据预测,10月5日、6日15时至19时出现两大返程高峰,16-17时达到全天流量峰值,10月7日至8日仍维持高位运行,直至10月9日前后全国路网才逐步恢复常态。面对这场涉及超18亿人次公路出行、2.19亿人次铁路运输的"大迁徙",交通运输部门通过运力加码、科技赋能、服务升级三维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的返程保障体系。## 运力调配:精准投放应对潮汐客流铁路系统作为返程主力,启动"高峰线+夜间高铁"的立体运力模式。国铁集团数据显示,10月7日起全国铁路日均开行列车达1.3万列,重点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热门方向加开夜间高铁52列,其中汕头站单日加开列车超20列,夜间高铁占比达25%。上海虹桥、杭州东等枢纽车站首次实行候车室通宵开放,武汉站则通过优化进出站流线,将高峰时段旅客通行效率提升30%。公路运输方面,针对80%的自驾出行比例,各地交通部门实施"一区一策"的服务区保障方案。湖南省在15.5对服务区新增144个充电车位,22座液冷超充站实现"1秒1公里"的补能速度;河南省则聚焦民生细节,在38对服务区增设2800个厕位,并配备移动卫生间,有效缓解排队难题。广东、浙江等地还动态调整高速公路收费口开放数量,通过ETC专用车道与人工车道的弹性配置,将收费站通行效率提升40%。城市交通接驳形成"地铁+公交+出租"的协同网络。北京8条地铁线路延时至次日凌晨2时,广州动态延长25条夜间公交线路,确保衔接末班列车抵达后20分钟。杭州东站、萧山国际机场每日17时至次日凌晨2时增派200辆应急出租车,成都则在两大枢纽周边设置12处临时停靠点,有效解决夜间"找车难"问题。## 科技赋能:智慧交通破解出行痛点在路网调度领域,安徽"皖美高速大脑"接入苏浙豫赣四省23条省际路段数据,通过三级调度机制实现拥堵事件的分钟级响应。10月6日沪昆高速嘉兴段出现车流饱和时,系统自动推送分流信息,并联合"一路三方"快速疏导,将拥堵持续时间缩短至40分钟。湖北交投集团则投入9套车载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50余辆智能巡检车全天候监测桥梁、隧道群,通过AI分析提前预警道路隐患。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迎来技术突破。长沙西服务区等重点节点实现充电车位智能预约,车主可通过导航APP实时查看空闲充电桩信息,并预约充电时间。湖南高速的智能充电调度系统能根据车辆电池容量自动分配充电功率,将平均充电时长从30分钟压缩至15分钟。部分服务区还试点无线充电技术,为特定车型提供即停即充服务。安检技术革新提升通行效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易安检"通道采用毫米波安检门和手提行李CT机,旅客无需单独取出电子设备和液态物品,过检时间缩短60%。武汉站投入的两台人形机器人,可在候车室自主巡视,为旅客提供线路查询、电子身份证办理等服务,日均服务超5000人次。## 安全保障:全链条防控风险隐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前研判四大风险点,通过"线上预警+线下管控"构建安全防线。针对旅游探亲出行流量叠加风险,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部署无人机集群巡航,实时监测高速公路拥堵苗头;针对农村地区违法载人风险,组织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面包车超员、拖拉机载人等违法行为;针对酒驾醉驾风险,全国设立3.2万个临时检查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执法。恶劣天气应对体系全面启动。气象部门与交通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针对10月5日武汉等地的降雨天气,提前向车主推送预警信息,并在易积水路段部署应急排水设备。北方地区高速公路配备融雪剂撒布车和除冰设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降雪天气。湖北交投集团应用GNSS北斗卫星测量设备,对沪蓉高速高边坡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地质灾害早发现、早处置。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快速响应。交通运输部推行"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的事故处理原则,并通过短视频平台普及警告标志牌规范摆放方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均设立应急救援点,配备救护车和抢修设备,实现轻微事故15分钟内到场处置。部分省份还建立"空地一体"救援体系,调用直升机转运危重病人,缩短救援时间。## 出行提示:科学规划提升返程体验交通部门建议自驾车主通过三大技巧规避拥堵:一是错峰出行,尽量避开10月6日16-17时的峰值时段,选择清晨或夜间行驶;二是绕行备选路线,如G40沪陕高速拥堵时,可选择G15沈海高速作为替代路线;三是关注实时路况,通过导航APP获取动态信息,提前规划服务区休息和充电节点。铁路出行需注意四大事项:预留充足进站时间,高峰时段建议提前1.5小时到达车站;严格按车票标注的车次、日期、区间乘车;通过12306APP办理电子临时身份证明;遇特殊情况可使用车站的便民自助快递柜,寄送无法通过安检的物品。安全驾驶方面,公安部特别提醒:长途驾驶每2小时休息一次,避免疲劳驾驶;夜间行车注意"降速、控距、亮尾";高速公路遇拥堵切勿占用应急车道,错过出口不得急刹车或倒车。乘坐公共交通时,应选择正规场站,拒绝非法营运车辆和超员车辆。此次双节返程保障,既体现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应急处置能力,也展现了智慧交通发展的最新成果。随着10月9日返程高峰的逐渐消退,各地交通部门将持续监测路网运行状态,确保后续出行秩序恢复常态。这场跨越数亿人次的返程大潮,不仅是对交通运输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果的生动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