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亿利好!一图梳理深圳国企改革概念
深圳国资改革概念股正迎来新一轮资本关注。
昨日,深圳国企改革概念股在A股市场掀起涨停潮,建科院出现“20CM”涨停,深水规院涨超14%,广田集团、深赛格、特发信息、深物业A、特力A等多只股票纷纷涨停。
这波行情背后的直接催化因素,是深圳市于10月22日发布的《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该方案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7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形成千亿级市值企业20家,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
01 政策蓝图
深圳并购重组行动方案为未来三年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这份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改委、科技创新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国资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文件。
展现了深圳通过资本运作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决心。
到2027年,深圳将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的宏伟目标。
方案明确将加快实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升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标的估值包容度。
02 战略布局
从政策导向看,深圳的并购重组行动方案聚焦于两大产业方向。
一方面,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赛道上积极开展并购重组,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方案还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并购重组专业服务团队的培养,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
03 市场反应
政策发布后,市场反应迅速且强烈。10月23日,深圳国企改革板块全面爆发。
建科院出现“20CM”涨停,深水规院涨超13%,广田集团、特发信息、深赛格、深物业A、特力A、中新赛克、深纺织A等多只股票涨停。
这场上涨不是偶然的资金异动,而是政策信号与市场预期的共振。
市场解读的重点不在“涨幅”,而在“逻辑”——深圳明确“力争到2027年底培育20家千亿市值企业”,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赴港上市融资”。
04 改革脉络
此次深圳出台的并购重组行动方案,被视为深圳版国企改革2.0升级版。
回顾过往经验,2023年上海、广州等地国企改革曾引发区域性行情。
而深圳此次推出了量化指标明确、方向清晰的三年行动计划,更具市场号召力。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
随着9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的召开,改革高质量收官的内涵进一步清晰。
银河证券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强化央国企逆周期调节的攻坚期。
央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的关键变量。
05 一图梳理概念股
深圳国企改革概念股一览表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最新涨幅 备注
300675.SZ 建科院 20%涨停 深圳国资旗下,深圳国资控股
002482.SZ 广田集团 10%涨停 深圳国资概念
000058.SZ 深赛格 10%涨停 深圳国资概念
000070.SZ 特发信息 10%涨停 深圳国资概念
000011.SZ 深物业A 10%涨停 深圳国资概念
000025.SZ 特力A 10%涨停 深圳国资概念
000045.SZ 深纺织A 10%涨停 深圳国资概念
002912.SZ 中新赛克 10%涨停 深圳国资概念
300675.SZ 深水规院 涨超14% 深圳国资概念,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
000090.SZ 天健集团 —— 深圳市国资控股,特区建工集团旗下
06 投资逻辑
深圳国资改革概念的上涨,短期看是政策催化的风险偏好回升,中长期则预示着深圳可能形成以资本运作为核心的新一轮国资体系升级。
真正高质量的并购重组既是企业快速成长、做大做强的路径,也是推动产业整合升级与创新能力突破的关键催化剂。
有分析人士指出,自去年9月底“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圳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案例不断涌现。
主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向。
此次行动方案的出炉,有望进一步加速推动深圳本地股,尤其是当地国企的并购重组步伐。
随着深圳国企改革2.0升级版的正式启航,资本市场正在重新定价深圳国企的改革价值。
并购重组将加速优质资源向核心企业集中,低估值国资股存在价值重估空间。
当政策的“工具箱”持续打开,深圳本地股的估值修复才刚刚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