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文创产品玩出新花样
特色文创的多样性
在哈尔滨,文创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哈尔滨的欧式建筑为灵感来源的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例如,将圣索菲亚教堂的外观形象制作成精致的金属书签,教堂的穹顶、洋葱头式的塔顶等细节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书签上。这种书签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充满了哈尔滨独特的文化气息。
还有以冰雪为主题的文创玩偶。这些玩偶的造型十分可爱,有的是穿着传统东北服饰的小娃娃在滑冰车,有的是拟人化的小雪花精灵,它们的材质柔软,色彩鲜艳,从面料的选择到制作工艺都非常讲究,是游客们喜爱的纪念品之一。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哈尔滨的文创产品将传统的东北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传统的东北剪纸艺术被运用到现代的文创产品设计中。例如,把剪纸图案印制在手机壳上,剪纸的内容包括东北常见的动物如东北虎、梅花鹿等,以及传统的民俗场景如扭秧歌等。通过现代的印刷技术,使传统剪纸艺术在手机壳这个现代产品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文创食品方面,哈尔滨红肠是当地的特色美食,现在也被打造成了文创产品。除了传统的红肠包装外,一些商家推出了具有哈尔滨风情的红肠礼盒。礼盒上印有哈尔滨的冰雪景观、中央大街的街景等,内部的红肠还被制作成不同的造型,如小雪花形状的切片红肠,这种创新既保留了红肠的美味,又增加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文创与互动体验的结合
哈尔滨出现了一些文创体验店,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自参与文创产品的制作。例如,有专门制作冰雪主题琉璃制品的体验店。游客可以在工匠的指导下,将融化的琉璃制作成自己想要的冰雪造型,如冰棱、雪花等,然后将其制作成项链坠或者摆件。这种互动体验式的文创产品制作,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同时也增加了文创产品的独特性和纪念价值。
还有一些以哈尔滨方言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体验活动。商家会制作一些带有哈尔滨方言的卡片,如“得儿瑟”“唠嗑”等,游客可以参与方言猜猜看游戏,获胜者能够得到带有这些方言的特色文创小礼品,如印有方言的手帕或者钥匙链等。
亚冬会点燃冰雪旅游热
赛事带动旅游人气
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在哈尔滨的举办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亚冬会的赛事场馆成为新的旅游景点。例如,亚布力滑雪场作为亚冬会的主要滑雪赛事场地,其完善的滑雪设施和优美的雪道吸引了众多滑雪爱好者。在亚冬会期间,很多游客专门前来体验冠军同款雪道,感受顶级的滑雪环境。
亚冬会的举办也带动了周边配套设施的发展,如酒店、餐饮等行业。酒店的入住率大幅提高,一些靠近赛事场馆的酒店甚至提前数月就被预订一空。餐饮方面,哈尔滨的特色美食餐厅迎来了更多的顾客,像铁锅炖等具有东北特色的美食备受游客青睐。
冰雪文化的推广
亚冬会是一个展示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大平台。通过亚冬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等大型活动,哈尔滨的冰雪艺术如冰雕、雪雕等得到了广泛的展示。开幕式上的冰雕舞台背景、雪雕造型的装饰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领略到哈尔滨冰雪文化的魅力。
亚冬会期间举办的冰雪文化展览也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些展览展示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发展历程、冰雕雪雕的制作工艺等。例如,一些展览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播放、工匠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向游客介绍哈尔滨冰雪文化的独特之处,进一步提升了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
提升城市形象与国际影响力
亚冬会的举办提升了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哈尔滨在赛事组织、场馆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出色表现,向世界展示了其作为现代化冰雪城市的实力。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如交通设施的优化,新建和拓宽了通往赛事场馆的道路,增加了公共交通线路,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亚冬会吸引了亚洲各国的运动员、媒体和游客。哈尔滨在亚冬会期间成为亚洲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焦点,众多国际媒体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尔滨的冰雪资源和旅游特色,吸引了更多潜在游客前来哈尔滨体验冰雪旅游。
|
|